《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 2014 》- 上海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2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 《蓝皮书》生态指标的设计更尊重人的感受,其中二级指标采用了宜居指数、环境指数和污染指数。宜居指数评估工作环境、生活成本、安全和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设施;环境指数主要评估生态和自然环境;污染指数主要评估城市的总体污染,涉及水污染、空气污染,其中空气污染扮演重要角色。
蓝皮书指出,在40个国际城市排名中,北京的经济升级能力较好,位列第17位,金融市场指数、经济指标超过国际城市平均值,但凸显创新深度的智力资本和创新指数却不及平均数。
北京的社会升级指标位居第2,其公平指数在所有国际城市中至高。主要缘于较低的基尼系数以及城市准入门槛的优异表现,表明其具有“包容性城市”特质。文化升级是北京的相对弱环节,其创新环境指标远低于平均水平、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际旅客的数目也仅仅接近于平均值,表明城市的文化吸引力相对有限。
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生态指标排名在参比的40个城市中位列第39和36位。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指出,生态指标排名的状况表明,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与地理位置、富裕程度相关系数较小。
蓝皮书指出,在全球40个主要国际城市中,东京、伦敦、巴黎、纽约和新加坡的综合升级水平分列前5名,上海与北京分列第21位和31位,处于第三和第四集团。北京的经济升级水平较好,位列第17位,北京的社会升级指数位居第2,其公平指数在所有国际城市中至高。
指标的评估结果发现世界城市体系的生态升级程度呈现典型坡度较缓的“金字塔”形,即城市之间的环境情况差异并不显著,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之间尤为趋同。城市组群大体上可分为五组。第一组主要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后现代城市”,包括斯德哥尔摩、维也纳、苏黎世、日内瓦和柏林;第二组城市的指标仍可以达到环境评价至佳的斯德哥尔摩的80%以上,主要为东京、哥本哈根、法兰克福、慕尼黑等;第三组城市的指标得分仍为至高得分的60%以上,如多伦多、马德里、首尔等城市;第四组为波士顿、华盛顿等城市;至后一组城市多为发展中大国的城市,也包括纽约、芝加哥等城市。
生态升级排名的状况表明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与地理位置、富裕程度相关系数较小,印证了世界银行将环境问题分为贫困型、生产型、消费型的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中既有环境状态尤佳的斯德哥尔摩,也有相对较差的洛杉矶。莫斯科位居末席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即严酷的寒冷和漫长的冬季。
蓝皮书指出,在对综合升级水平的衡量上,得分至高的第一集团主要是被公认的“全球城市”,东京、伦敦、巴黎、纽约和新加坡分列前5名。其中东京的榜首地位显示出在升级层面上传统的“纽-伦-京”排位呈现新的变化。
蓝皮书分析称,通过对北京、上海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大陆城市的资本流量控制持续上升,经济增长表现突出,而创新投入不足;文化创作环境较差,而国际旅客数量代表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同时环境恶化严重,健康、安全等高效充足的公共服务匮乏,而空间结构不合理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形成的挑战日益严峻。其实中国两个国际城市的特征正是中国当前发展模式的写照,显然,要保证中国模式的成功必须从中国城市入手,转变城市发展战略,依靠创新、文化,使城市更宜居。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全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