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老子在其《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益.这不正是因为由于他无私,结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吗.
关于这段话,后人产生了很多种观点看法.通说认为,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但这种说法十分空洞,充斥着道德说教,很难让人信服,因为这种解释没有说清楚两者是如何转化的.当然,说不清楚这种转化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至主要的是老子的学问太高深,很形而上.普通人从生活常理很难理解.往往从伦理、道德、修养上看,把这种宇宙观看做是为人处世,不像道家的学说,却儒家化了.
甚至有人从厚黑学角度认为,老子以退为进,很会玩弄政治手段,以获取自身利益,而且老子这种技巧还影响了后世国人,使中国人都学会玩弄手段,这简直是贻笑大方.
当然,后人一定要从这里引申各种道德教条,那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现在主流分析都是功利主义的.如果在《道德经》第七章里把公私看做是几种实体利益的话,那么就违背了老子的根本意思,在老子的哲学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实体利益,没有明显的看得着摸得着的利益,有的只是一种运动、不断整合的整体关系.老子曾经说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
在老子看来,每一层关系都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的.在第七章中,首先说了天地.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的存在.之所以永恒的存在,“天地无人推而自行”(这里的“人”是指一切实体力量,不仅指人力),没有自己产生,塑造,终止自己,它只符合“道”的规律,道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天地符合了道,当然是永恒的了.接着,引出下文,“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说到了社会中人的利益关系,社会也是一个客观的整体,人只是组成其中的一部分.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至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满足整个和谐的整体.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至后,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至好安排,因为自身的存在满足了整体的需要,当然,作为个体的个人的利益也就得到了满足.
老子曾经对孔子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从上述的话中也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张“无为”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前半句说的是人不要有太多的私心去刻意的追求什么东西,要做的是是自己成为整体的一部分,不要因刻意追求脱离了整体,只要满足自然的规律,不要阻碍整体的协调,运作,自然至后个体的存在会得到各方面的满足,因为符合了“道”,整体存在了,和谐了,做为个体的人,本性得到了舒展,也就得到了满足,“故能成其私”.
自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看到天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他虽然高高在上,但他并不自高自大;虽然有时候也会发怒,会在我们的头顶上电闪雷鸣,但他多数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温文宽厚。他像极了我们的慈父。地则相反,她甘愿位居人下,胸怀包容万物,她默默地承受着众人的践踏甚至粗暴,她从不轻易显示自己的威力,她坚韧、勇敢、无畏,就像我们的母亲,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爱,从不奢求回报。他们是那么地高深莫测,是那么地深奥玄秘,仿佛离我们很远却又离我们很近,我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他们,但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他们的身体内,无时无刻不在受他们的影响和制约,但这种影响和制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上一章我们提过,天地不仁,天地对我们是没有仁爱和恩惠的,所以对我们也就没有约束。
在我们所能观察和理解的范围内,唯有天地是长生不老的,他们无所谓年轻和年老,他们是永恒的,因而人们常常用“天长地久”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
为什么万物都有消亡的那一天而独天地寿命悠远长久呢?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久]”。如何理解呢?天地之所以能长生不老,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意识、没有思想,不知道自己在生,没有生的概念也就无所谓死了。正因为天地没有意识,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正处于生存的状态,当然也就不会有死亡的到来,所以长生不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天地是按照大道的规律运行的,他们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然而,我们人类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理解宇宙万物,并试图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大道的自然形态,也就是说人类想要成为宇宙万物的主宰,支配宇宙万物。我们给宇宙万物命了名,所以宇宙万物无不打上了我们人类的主观印记。老子在第一章中就点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自私地将宇宙万物强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命名,就难免会走入理解的误区,使宇宙万物失去原本的真意。
圣人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必为,他们能摒弃人性的弱点——自私,做到谦虚退让,与世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中表现出尊贵,而居于人先。他们遵循大道的发展规律,将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看成自然而然的,不对万物强加自己的意志,所以就能与大道共生共存。
我们说天像父,地如母,天地生养了我们,他们还会保佑和惩罚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我们违背自然规律的时候,天地会毫不留情地惩罚我们人类的无知,因为天地是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尽管他们遵循自然是无意识的行为,但正是因为遵循了自然的发展规律,所以他们才得以长生不老,这是天道。推而言之,我们人类要想与世长存,就必须遵循天道的根本,心存无私,要经常想着别人,而不唯独考虑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自私自利虽然能得到一时之小利,但会失去许多成就大事的机会,因而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
天地之所以长生不死,是因为天地无意识,没有“生”和“死”的分别概念;圣人的心中没有“自私”的概念,所以他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私”,成就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