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依旧的贵州地扪
有这样一个地方,人与自然相融共生;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治愈灵魂的思乡病。地扪,是根据侗语音译的地名,意思是“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这个黔东南重重山谷中的偏远村落群千年来依然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时光在这里似乎有意放慢了脚步,以保留这片与世隔绝的世外田园。
这里的睡眠是黑色的,仿佛投入大地的怀抱,深沉而美好。每天清早,晨曦携着水声和鸟鸣而来,那是自然的触角,一点点探进昏暗的阁楼。光着脚丫下楼,推开每一扇木窗,光线和风一下子贯穿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原本面目模糊的存在具象起来,窗外,是绵延起伏的绿色稻田和漫山遍野的翠竹,侗寨中缓缓流淌的世俗生活笼罩在蓝色的薄雾里,一如它千百年来的样子,此时此刻,天地澄明,心门顿开。
走在侗寨,会看到家家户户的吊脚楼下都陈放着一具具棺木,人们在楼上炊烟四起,死亡就在脚下静然守候。都市人或许会觉得诡异。要知道在侗寨,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即与一棵被指定的树木相连。从此人与树木共同生长,待他或她年满四十岁的时候,这棵树木即被砍来成为给他或她制作棺材的木料。这是人生中的大事件,要摆宴,全寨子的人都要前来。知生死,而安天命,这是中国古老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存在。在这里,死亡不再具有悚布的气息,随处可见的一具具棺木不过是灵魂摆渡的方舟。
地扪打动人的,不仅是风光的旷世之美,也不仅是花桥鼓楼的建筑之美,更不仅是侗乡少数民族的风情之美,而是多年传承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悠然自在的农耕之美,那是一种与自然相融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美,这种生活形态绝非地扪独有。建筑、造纸、印染、纺织、 酿酒和人们在田间的劳作,这些在大多数地区已然被工业文明流程化、商业化的生产方式,在侗寨中依然是随处可见、家家户户自给自足的手工劳作。在这里,生产不是为了销售,金钱还没有上升到胁迫生存的至高意义。整个地扪侗寨里没有一家客栈和餐馆,没有游客,这里流通的不是货贝,是流传千年的醇厚友善的温情。只有心灵富足和丰满的人,才懂得分享,才会给予得如此简单自然。富有和快乐,在这里更接近它们本来的样子。
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
重庆渝北区红金街2号总商会大厦12楼
023 63821162
cqmeiya@163.com